一、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2024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部署开展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性帮扶与自我革新,补齐基层司法短板。202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贵州调研时进一步强调:“身处薄弱更要奋力争先,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求其上’,奋力实现‘得其上’。”这一指示为薄弱法院建设指明了方向,即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双轮驱动,推动基层法院从“脱薄”向“争先”跨越。
核心要求解析
- 政治站位提升:将薄弱法院建设作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强化“基层强则全局稳”的政治自觉。
- 标准升级:突破“补短板”的底线思维,树立“争一流”的标杆意识,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劲头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 系统施策:构建“最高法院统筹、高级法院主导、中级法院主抓、基层法院主责”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全国法院“一盘棋”格局。
二、薄弱法院建设的五大攻坚方向
(一)政治能力筑基:强化“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行动自觉
- 案例剖析机制:贵州法院建立“政治+法治”双维度案例讲评制度,要求薄弱法院定期开展典型案例研讨,将“两个维护”转化为具体司法实践。例如,铜仁市万山区法院在审理涉企纠纷时,主动对接地方产业政策,通过调解促成企业复工复产,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统一。
- 党建业务融合:推广“党建+审判管理”“党建+诉源治理”模式,将支部建在审判团队上,发挥党员法官在重大疑难案件中的先锋作用。
(二)司法能力突破: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提升质效
- 审判管理现代化:
- 数据驱动决策:运用“法答网”“案例库”等平台,建立“案件质效—管理短板—改进措施”闭环机制。例如,毕节市纳雍县法院通过分析上诉率偏高的原因,针对性优化庭审程序,使一审服判息诉率提升12%。
- 阅核制改革:落实院庭长监管责任,对“四类案件”实行“一案一策”跟踪督导,防止“程序空转”。
- 诉源治理创新:
- “1+6”调解体系:黔西南州册亨县法院联合司法所、妇联等6个部门构建诉前调解网络,2025年上半年民商事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23%。
- “银龄调解”品牌:吸纳退休法官、教师等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在物业纠纷、家事案件中发挥“熟人社会”优势,调解成功率达85%。
(三)队伍素能提升:破解“留人难、用人难”困局
- 人才“造血”工程:
- 上挂下派机制:贵州省高院选派32名业务骨干到薄弱法院挂职副院长,同时遴选58名薄弱法院干警到上级法院跟案学习。
- “教学练战研”一体化培训:针对民族地区法院,开设双语审判、跨境纠纷解决等专题课程,提升干警专业化水平。
- 激励机制优化:
- 全员考核制度:将案件质效、调研成果等纳入绩效考核,对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法官实行“退出员额”。
- 职业保障强化: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法官助理、书记员薪酬待遇,解决干警后顾之忧。
(四)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司法为民物质基础
- 智慧法院建设:
- “云端审判”全覆盖:在边远地区法院部署5G庭审系统,实现远程开庭、电子送达常态化。例如,阿尔山市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平台,2025年线上化解旅游纠纷127件。
- “数字档案室”建设:推动纸质卷宗电子化,薄弱法院平均归档周期缩短至7天。
- 物质装备保障:
- “科技法庭”改造:为基层法院配备智能语音识别、庭审直播设备,提升庭审规范化水平。
- “巡回审判车”配备:在交通不便地区配置车载法庭,实现“家门口”司法服务。
(五)管理机制革新:构建“严管厚爱”生态
- “三个规定”落实:
- “三非”机制:建立非工作时间报备、非公务交往报告、非正常利益拒绝制度,筑牢廉洁防线。
- “一案双查”制度:对发改案件同步审查廉政风险,2025年贵州薄弱法院违纪违法率下降至0.3%。
- 法官权益保护:
- 人身安全保障:推动地方政府为法官购买职业责任保险,对威胁法官行为“零容忍”。
- 舆论引导机制:建立“法院开放日”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实践启示与未来展望
(一)坚持“上下联动”与“内外协同”结合
- 四级法院联动:最高法院通过“一院一档”动态管理,高级法院建立“包保责任制”,中级法院组建帮扶专班,形成“压力传导—资源倾斜—成效反馈”闭环。
- 社会力量参与:借鉴北京法律援助“四级平台”经验,引导律师、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参与薄弱法院建设,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二)推动“脱薄”向“争先”转型
- 标杆法院培育:在首批脱薄法院中遴选“示范院”,总结可复制经验。例如,铜仁市万山区法院的“产业司法服务站”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 品牌创建工程:鼓励薄弱法院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司法品牌,如民族地区法院的“双语审判”、旅游城市法院的“旅游法庭”等。
(三)构建长效化发展机制
- “回头看”制度:对已脱薄法院开展“三年跟踪评估”,防止问题反弹。
- 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全国法院质效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薄弱法院动态,实现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