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涵盖债券、外汇、同业拆借、票据等多个子市场,成为金融机构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的核心枢纽。2024年,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银行间本币交易额达433万亿元,占全市场总成交额的20%。然而,随着交易品种创新加速,部分经纪业务暴露出合规边界模糊、虚假撮合、信息不对称套利等问题,严重损害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11月14日正式发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5〕第26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加强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监管,规范经纪机构和市场参与者行为,提高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二、核心内容解读
(一)明确经纪业务范围与禁止性行为
《办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经纪机构可向委托方提供货币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及相关衍生品市场等经纪服务,但不得为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发行业务提供经纪服务。这一规定旨在正本清源,明确经纪机构为二级交易提供服务的定位,防止经纪机构通过参与债券发行等一级市场业务获取不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二)强化经纪机构内控与全流程管理
- 业务准入与报告制度:经纪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从事经纪业务,需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提供业务规则、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等材料,并履行审批、备案程序(第四条)。
- 人员与部门管理:非专门从事经纪业务的机构需设立独立经纪业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与专门渠道,实现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严格隔离(第五条)。经纪业务部门主管人员需具备5年以上金融市场从业经历,业务人员需具备1年以上从业经历(第七条)。
- 全流程规范管理:经纪机构需强化人员管理、尽职调查、签约服务、询价报价、撮合交易、信息披露、留痕管理等环节规范性。例如,经纪机构需对客户资质进行尽职调查,不得为非银行间市场参与者或未签署相关主协议的机构提供服务(第八条);需与客户签署服务协议,明确报价及撮合规则、服务费率等内容(第九条);需实时、完整、准确披露最优经纪报价行情和逐笔成交行情信息(第十二条)。
(三)明确委托方责任与义务
《办法》首次明确委托方责任,要求其与经纪机构签订服务协议,配合开展尽职调查,加强对通讯工具管理,确保委托真实性(第八条、第九条)。例如,委托方需提供尽职调查所需资料和信息,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通讯工具开展委托和反馈交易(第十四条)。这一规定有助于防范虚假委托、利益输送等风险,保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
(四)加强通讯工具与留痕管理
《办法》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对经纪机构与委托方使用的通讯工具提出严格要求:
- 通讯工具认证与隔离:经纪机构与委托方用于开展经纪业务的即时通讯工具需确保工作人员账号经机构授权,与个人账号严格隔离;用户需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接受身份认证(第十四条第一、二项)。
- 完整留痕与长期保存:所有聊天记录(文字、语音、表情、图片、文件等)需完整保存至境内安全数据库,至少保存5年以上;支持历史通讯记录调用,用于监测、争议处置等目的(第十四条第三、四项)。
- 交易时间通讯管控:交易时间内,经纪业务人员的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移动通讯工具需集中保管;固定电话需进行录音(第十五条)。
这些规定旨在防范信息泄露、不当撮合等乱象,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五)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办法》第十六条明确禁止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交易头寸、控制交易账户、利用信息优势获取不正当收益、操纵市场价格、超出业务范围或为不符合要求的客户提供服务、不公平对待客户、虚假留痕、选择性展示报价信息、安排交易链条规避监管等13类行为。对于违法违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可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暂停业务等;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二条)。
三、文件实施影响与应对建议
(一)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 合规成本上升:经纪机构需投入更多资源完善内控制度、升级系统、培训人员,以满足《办法》要求。例如,需建立符合要求的通讯工具管理系统,实现交易留痕与实时报送功能。
- 市场生态优化:禁止虚假撮合、强制信息披露等要求将降低交易法律风险,提升交易安全性;长期来看,规范的市场环境将增强境外投资者信心,助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 短期收益调整:隐性返佣等“灰色操作”被禁止,部分投资者短期收益可能收窄,但将受益于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机构应对建议
- 制度重构:对照《办法》要求,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完善客户适当性管理、利益冲突隔离、跨境业务内控等制度;补签与委托方的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 系统升级:加大IT投入,完成交易留痕、实时数据报送、通讯工具本地化验证等功能改造,确保符合“24小时报备”“5年留痕”等硬性指标。
- 能力转型:补充合规、跨境业务、金融科技等领域专业人员;从“通道撮合”转向“价值服务”,提升定价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在合规前提下布局电子交易、AI智能匹配等技术应用,抢占差异化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