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就全面推广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工作答记者问 67类示范文本全面推广使用诉讼便利再提升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70651.html | 作者:创始人 | 发布日期:2025-07-15 | 0 次浏览

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全面推广应用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相关工作回答本报记者提问,系统介绍第一批示范文本试行成效、本次修订主要内容、新增56类示范文本总体思路等相关情况。据悉,该批示范文本将于2025年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覆盖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领域,新增56类常见案由,旨在便利群众诉讼、更好保障当事人诉权。
  2024年3月至今,首批11类民事纠纷示范文本在全国法院试行。人民法院按照“积极引导、自愿选择”原则,将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贯穿纠纷化解全流程,目前,72%的当事人及律师主动选择应用要素式示范文本进行诉讼。示范文本通过列举赔偿项目、管辖约定、鉴定提示等要素,有效避免当事人遗漏关键诉求,助力更加全面表达诉求,确定争议焦点,促推审判质效持续提升。信用卡纠纷等案件诉讼效率明显提升。到今年6月,全国法院81%的信用卡案件应用示范文本,促推信用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0%以上。示范文本赋能多元解纷成效逐步显现。今年1月至6月,全国法院先行调解量逐月增长,到6月底,全国法院四分之一以上案件通过先行调解成功化解。
  本次新增的56类示范文本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优化完善:增加可供选填的空白栏,删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信息要素,增加填写实例、填写说明、证据清单等内容,增加纠纷解决方式意愿栏,并提升示范文本电子版易用性,相关栏目可复制粘贴、可扩容,让当事人填写更便利。针对刑事自诉、执行等领域的新增文本,突出贴合实际、提升群众诉讼能力等特点,如行政领域选取的11类示范文本通过进行要素式列举提示,便于当事人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为保障第二批示范文本推广使用,全国法院已开展业务培训、应用指引、人员保障等前期工作,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实现示范文本在线填写、智能回填等功能。下一步,最高法将持续优化示范文本内容,拓展示范文本应用广度深度,强化监督指导,促推案件提质增效,确保便民举措落到实处。

  (见习记者 孙陈亦)

责任编辑:韩绪光